新闻资讯

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知识产权报)

  • 发布时间: 2024-01-22

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截至2023年9月,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6.7万件,有广阔的转化空间。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到202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这再一次让社会关注到高校专利转化问题。为此,本报特走进曾获得过中国专利金奖并有较强的专利转化能力的4所高校开展调研,从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效率等维度,探寻高校专利走出“象牙塔”的“金钥匙”。

大连理工大学 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

大连理工大学是辽宁省首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截至目前,获得中国专利奖19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3项;省市专利奖26项,获奖专利累计为社会带来上百亿元经济效益。

“我们构建起贯穿知识产权全流程的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培育体系、运营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促进专利的转化运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产学研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姜沃函告诉本报记者,学校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形成了集知识产权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于一体的管理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类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将中国专利奖等纳入职务评聘指标体系和绩效核算指标体系。对于转系列竞聘该类型岗位的人员,要求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经历,包括但不限于在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校企校地研究院等平台承担项目,以签订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技术许可、转让和作价投资)作为评价标准。

在专利转化运用实施层面,该校成立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知识产权”专业化运营;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深入团队和企业挖掘技术供需;依托校地(企)研究院,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络。

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完善防控体系,开展科技成果有效性、受让方合规性、转化实施可行性“三性审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披露制度、交易挂牌定价制度、决策回避制度,规范职务科技成果作为国有无形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建立国有资产账务处理、款项催收和纠纷处理流程,强化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意识。

当前,大连理工大学面向东北全面振兴,推动一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辽宁省成果转化率超过60%,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源头动力和坚强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 解决来自企业一线的问题

高纯化学品是芯片、高端化工产品等的基础原材料。高效散装填料是高纯化学品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装备,但现有散装填料压降大、通量小、传质效率低,生产芯片采用的电子化学品、石化化工产品等存在纯度低及杂质含量高的问题。

“我们从流体力学的数学模型开始研究,一步步完成新型结构的设计,形成了这件发明专利。”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李群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件专利获得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其首创了一种高效传质分离散装填料结构,包括多层结构紧密贴合的散装填料本体。散装填料本体的环壁面具有波纹角组,其下部为喇叭口状,在其内部形成截面面积相同的3个通道,有效增加了填料的结构稳定性和传质面积;提高了气液两相的流速,降低传质阻力,提高了总传质系数、分离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了能耗并减少化工排放;缓解了其他散装填料难以解决的壁流和沟流问题,增加了液膜传质面积,提高了传质效率。

该专利因产品较全球同类产品纯度高、质量好,生产能耗和成本较低而获得市场肯定。自应用以来,其专利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超过29家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李群生看来,解决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问题是专利能够顺利转化运用的关键。“我们学校研究的技术本身就和企业结合比较密切,我本人大概每年有4个月到5个月的时间是在企业的车间里度过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再将在企业遇到的难题带回学校,通过我们的技术研究解决。”李群生表示,其团队内部有很多拥有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设计经验的老师,搭建起从实验室到实际生产的桥梁。正是由于前期与企业建立的紧密联系,团队形成的创新成果更有针对性,研发完成后,很多创新成果都获得了直接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为专利转化强化平台支撑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非常规与复杂油气迈进,解决钻井作业中出现的生产层损害、井壁失稳、井漏等问题,是提高油气生产率的重要课题。钻完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流体,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稳定性和生产层的安全性等。

面向钻完井液新材料研发这一关键技术领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蒋官澄教授团队开创性地引入仿生学,用以改善钻完井液材料性能,进一步研发出高效能水基钻完井液、可降解无固相聚膜环保钻完井液等新产品,以及超分子新型仿生堵漏等新技术。研发形成的核心专利“一种仿生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团队研发的系列钻完井液新产品新技术已运用于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沁水煤层气田、玛湖油田等的建设中,使钻井作业复杂率降低81.9%、钻完井液成本降低22.9%、油气产量提高1.6倍以上。”蒋官澄向本报记者介绍。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既突出石油石化传统优势领域,又聚焦非常规油气、水合物等清洁低碳能源与新兴交叉领域,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与此同时,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技术转移中心,为成果转化强化平台支撑;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将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纳入成果转化管理范畴,拓展成果转化方式;面向社会打造开放的科技服务平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转化平台,不断健全服务支撑体系。截至目前,该校基于已有专利或专有技术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几十项,合同额超5000万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成果突出,彰显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担当与作为。

江苏大学 以市场化运营助推专利转化

航发涡轮叶片表面强化是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和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江苏大学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种叶片激光冲击的变形抑制夹具”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创新设计了叶根定位模块、叶身夹紧模块和变形抑制模块,提供冲击区域随动多点自适应柔性支撑,攻克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关键构件激光冲击强化与保形控制难题,抑制弹性变形震颤,降低冲击波散失,实现了多类型多规格薄壁叶片高效精准装夹、高性能表面强化。”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鲁金忠介绍。

当前,该专利在航天设备制造、航空发动机、汽轮动力等领域广泛实施,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应用,新增销售额6.2582亿元。

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市场化运营促成了江苏大学创新成果的高效运用。“江苏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专利分级管理、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自2017年起,对具有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韩奎国介绍,该校有计划地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设立重点团队知识产权专员,推动学校从专利申请向高价值专利布局的转变。

“我们强化产创融合发展,以市场化运营模式助推专利技术在地方产业应用。”韩奎国告诉记者,江苏大学健全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团队和服务机制;与南京江北新区、昆山经开区、江阴高新区等区域进行深度产业专利运营合作,促成产业园区与优势学科结对融合发展,共同推进服务产业发展的专利协同发展模式;加强与江苏省技术交易市场等外部资源的合作,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专利转化成交效益不断提高,近5年签署专利转化合同上亿元。(记者 吴珂 李杨芳)

 

 

 

 

 

苏州优知汇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目前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1家专利事务所,是一家致力于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培训、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服务的综合型服务公司。公司目前拥有2支专业的服务团队:项目服务团队和知识产权服务团队,擅长计算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咨询服务,并与国内数十家高校保持着良好的人才、技术转移、科技服务等合作。

苏州优知汇知识产权代理多年来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咨询指导和代理申报服务>>>>立即咨询


苏州优知汇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科技企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咨询热线:13913560184(周经理)

公司地址:苏州市竹园路209号中国苏州创业园

 

苏州知识产权代理

扫码加微信快速咨询

本文网址: https://www.youzhihui365.com/news/152.html